浙江名牌产品

浙江知名商号

浙江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

红木知识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红木知识 > 红木知识
从古画中看,罗汉床的演变历史
文章来源:浙江万家宜家具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:2019-08-19 收藏此页

中国传统家具里的罗汉床,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。

事实上,罗汉床的历史和演变,早从唐代就开始了。

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,频频可见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的生活场面。明代以后,特别是在清代,这种礼仪已成定式。因此,罗汉床由朴素向华丽发展,逐步强调自身的装饰。

唐代罗汉床

中国古代家具历史中,床榻类家具的发展脉络之一,源自于商周青铜禁。唐代吴道子的绘画中,清晰的表现了维摩诘坐榻的造型。

罗汉床又名“弥勒榻”,是从汉代的榻逐渐演变过来的。榻,本来指专门的坐具,经过唐代及宋元的发展,形体逐渐加大。

唐代罗汉床产生于隋唐五代时期,由于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,高型家具迅速发展,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。此时的罗汉床,具有高挑,细腻,温雅的特点,材质方面以木质居多。

可惜的是,唐代罗汉床传世者无一,基本只能借助绘画、出土壁画等图像资料以及少量出土模型。这个时期的罗汉床其实更近似于榻。

宋代罗汉床

唐、五代罗汉床是宋代罗汉床的发展之源,但宋式罗汉床又是明清罗汉床的之源。宋代罗汉床具有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,其造型古雅、色彩纯净,并且内敛天真,不事雕琢,以质朴取胜,给人清淡雅致之感。

在完备的宋代家具体系中,尤以椅类家具最让人印象深刻。早期的高型坐具是以墩类、凳类为主的,都没有靠背。没有围屏的榻历史,要早于带围屏的罗汉床。彼时,几乎所有的高型家具,都不具备倚靠功能。

宋代榻的功能仍然较为多变,它既可以供人躺卧休息,也可以供人在上面活动,摆放东西,而且也可以供人垂足而坐,这时似乎它已在使用功能上转变为坐具。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榻的形象多于床,其形制也比床丰富。

箱形结构为隋唐以来的传统形式,与此形式相结合的是束腰与托泥的形式。这种榻古朴端庄,底座多带有壸门装饰,和后来兴起的框架结构的榻相比,不免多费材料,工艺也变得复杂,例如,宋佚名《维摩图》中的三围子榻即是如此。

古代床榻除了官宦和较为殷实的人家大量使用外,一些寺庙里的方丈住持们亦时常在床榻上打坐悟禅或讲经论道,故又俗称“罗汉床”或“弥勒榻”。

明代罗汉床

随着木工技艺的进步,以及追求简约风尚的审美习惯,箱型榻中间用于支撑的腿足逐渐减少,甚至完全省略,只留下最外侧的腿足。而原先垂直相交的板足,渐渐融合为实木的方腿,底部的勾尖进化为马蹄状。成书于明代崇祯朝的《金瓶梅》刻本插图中,这种直足内翻马蹄的床榻屡见不鲜,可见早已成定式。

东阳品牌阔叶黄檀家具

地址: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画阳路88号 全国热线:057986229999

版权所有:万家宜控股集团 浙ICP备13015619号-3 红木家具